Feeds:
文章
留言

注音圖卡

<學中文>

兒子開始上中文學校,老師發了一個注音圖卡電子檔
可能是蘋果字體問題,那word 檔的注音的format都亂了
於是,我在網路上找一下,然後找到這兩套
剪剪貼貼,護貝,再剪裁
足足花了我四小時🤧

注音圖卡set 1: 上兩副圖是同一套,是正反兩面的
注音圖卡set 2: 下面的是另一套41692557_2145000029082847_551986830354939904_o.jpg

家長如欲索取:

 

<美國媽媽圖書館資訊>

其實除了親身去圖書館外
原來圖書館提供超多免費網上資源

想看書,雜誌,已經不用親身到圖書館去了!

另外,給那些電子奶咀的媽媽們一個建議,可以考慮一下看read along books,這總好過看YouTube吧!

以我住的地方波士頓為例:

1. Tumblebook

之前曾經介紹過的Tumblebooks, 其實有app的,下載app後,用圖書證號碼就可以登入Tumblebooks, 動畫有聲書,電子書,非小說圖書,國家地理雜誌短片,通通都可以看

網址: http://preview.tumblebooks.com/home.aspx
App: https://itunes.apple.com/us/app/tumblebooks/id998074198?mt=8

41006957_2141461396103377_4339138874270810112_o.jpg

2. OverDrive

這個在網頁上或app上用圖書證號碼就可以登入

這個有以下的可借閱
– Ebooks
– Digital audiobooks
– Comic books and graphic novels
– Movies and television

這個有Magic Tree House Leveled reader等等

網址:https://www.overdrive.com
App: https://meet.libbyapp.com

41123042_2141461479436702_6154811353484754944_o.jpg

41244231_2141461476103369_502541204043333632_o.jpg

3. Hoopla

這個先要去Hoopla網站登記一個帳號,登記時填入圖書證號碼,然後就可以在網頁或app上登入借閱網站上的電子書,電影或音樂

這個有
– Ebooks
– Digital audiobooks
– Music
– Comic books and graphic novels
– Movies and television
網址: https://www.hoopladigital.com
App: https://itunes.apple.com/us/app/hoopla-digital/id580643740?mt=8&amp;uo=4

41026168_2141461509436699_5726894222661910528_o.jpg4. RBdigital Magazines

這個跟hoopla一樣,都是要先去網站登記一個帳號,登記時填入圖書證號碼,然後就可以在網頁或app上登入借閱不同雜誌

以兒童雜誌,我看到有highlight, baby buy, cricket

網址:https://www.rbdigital.com/
App: https://itunes.apple.com/us/app/oneclickdigital/id515311743?mt=8

41286207_2141461556103361_4065143351177904128_o.jpg大家真的不妨細心看看你家附近的圖書館還有什麼資源提供大眾享用!!

媽媽的idea

今天我聽到一個好有心思的媽媽的idea

好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她說從她懷孕的一天起,她就幫小寶寶開了一個電郵帳號。

每當預到開心的,傷心的,逗的,憤怒的,總之有趣的事和照片。她都把相片發到電郵內: Hey, It’s me. You made it. You made your first step today!

她說她會在小孩21歲生日那年,把電郵地址和密碼告訴小孩。

我覺得好有心思啊!!!!因為電郵已有日期次序,又有內容和相片,我建議她把所有印成一本相冊。

不知她兒子21歲時,看到會有什麼感覺呢?

美國教育

<美國教育>

昨天說了 IEP
本來想說說 504 和 IEP
誰料到,我今天在網路看到一份由教育實務工作者整理的Resources Guide,這小冊子資訊豐富,寫得十分詳細,裡面包括了專有名詞解釋,如果家長有懷疑小孩學習能力時,可以如何跟老師溝通的,什麼是504plan和IEP有什麼分別,開會時,家長應該用什麼語言去解釋小孩情況,還有家長在家裡如何支援小孩等等

https://dnnlv5ifs.blob.core.windows.net/portals/2/PDFs/Guidebooks/davidson-2e-guidebook.pdf?sr=b&si=DNNFileManagerPolicy&sig=%2BMt9sMbc0q/OlDHKRufY58lcqMzLYw8RLolU/Bkz2ug%3D&utm_campaign=coschedule&utm_source=facebook_page&utm_medium=Belin-Blank%20Center%20for%20Gifted%20Education%20at%20the%20University%20of%20Iowa

 

#504 #IEP

自閉症和ABA

<自閉症和ABA>

最近太多媽媽擔心自己的小孩是否自閉症

自閉症的確是不能痊癒,但絕對不是白痴。自閉症的也可能會是IQ130!

最清楚,當然一定是看專科醫生做一個全面性評估。

而家有自閉兒的媽媽可能會問甚麼是 ABA?
我應否給小孩找ABA等等!

在網路上,有一位家有自閉兒的華人母親,並擁有自閉症行為干預的碩士媽媽創辦了一個叫「自閉症的覺醒網站」。

她的網站非常豐富,全為自閉症的中文資訊,亦有如自閉症新家長入門指南一樣,包括:
– 6-24個嬰孩自閉症篩查問卷
– 自閉症定義
– 不同年齡兒童成長里程碑和早期徵兆
– 甚麼是ABA
– ABA的4種教學法
– ABA的教學方向和目標制定等等

自閉症的覺醒網站: http://www.autismawakening.org/index.asp

#自閉症 #ASD #Autism #ABA #DTT #VB #PRT #TEACCH

美國教育

<美國教育>

Early Intervention? IFSP? IEP? 這些是什麼?
我懷疑小孩發展慢,為麼辦?誰能評估?

我這一年快答了這些題多達40多次,我真的覺得很有需要寫下這一篇文章,希望能解開更多北美華人媽媽的疑慮。

首先,想告訴大家關於早期介入/早期干預/早期教育 Early Intervention (EI) 與特殊教育Special education 的區別,IFSP 與 IEP 區別。

EI 是一種服務系統,可以幫助嬰兒和幼兒發育遲緩或殘疾。EI的重點是幫助符合條件的嬰兒和幼兒學習通常在生命的頭三年發展的基本和全新技能,例如:

– Physical 物理(伸展,滾動,爬行和行走);
– Congitive 認知(思考,學習,解決問題);
– Communication溝通(談話,傾聽,理解);
– Social/Emotional 社交/情感(玩耍,感覺安全和快樂);和
– Self-help 自理(吃,穿)。

0-3 歲的孩子是在EI,早期介入機構會評估你的孩子。如果嬰兒或幼兒在一個或多個這些發育區域中有殘疾或發育遲緩,該兒童可能有資格獲得早期干預服務。這些服務將根據兒童的個人需求量身定制,他們會寫一個計劃叫做 IFSP (Individual Family Service Plan),服務可能包括:

– 輔助技術(兒童可能需要的設備)
– 聽力學或聽力服務
– 言語治療
– 職業治療
– 物理治療
– 行為治療
– 心理服務
– 護理服務
– 營養服務
– 為一個家庭提供諮詢和培訓等等

服務內容會以滿足兒童家庭的需求和優先事項為考慮。家庭服務旨在幫助家庭成員了解孩子的特殊需求以及如何加強他們的發展。大部分的EI服務都是到家服務,但也有中心服務的機構。

EI是法律授權的,在美國的每個州都有這服務。因為這是跟據 The 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Act (IDEA) 的 Part C 所要求的。

IDEA website: https://sites.ed.gov/idea/statuteregulations/

如果小孩已在EI,EI每年都重新評估小孩是否繼續有需要。當小孩約2.9歲左右,EI會和家長商討是否還需要其他服務。如果小孩依然有特別學習需要,就會轉介到公校 Public School。公校會再做入學評估看看有沒有IEP的需要,然後3歲入學。

如果小孩未曾到EI,但已經3歲了。3-22歲的孩子,家長可以在報名公校時/在就讀任何時間要求學校做不同的評估,這是家長你們應有的權利。

經過公立學校的評估,認為你孩子是有殘疾,有學習特殊需要。跟據IDEA,有13個不同學習特殊需要的條件,小孩符合其中一項,以及從普通教育課程中,這條件必須影響到兒童的教育表現和/或學習能力,從而需要專業教學。這樣公校就會給孩子IEP(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你孩子需要到學校接受服務。

有那13個的條件: https://www.understood.org/en/school-learning/special-services/special-education-basics/conditions-covered-under-idea

至於3歲以後,尤其是3-5歲,有IEP的,就得看你所在公校的政策。 以波士頓公校是免費的,其它的就看公校是怎麽說法了。另外,每個學區提供的都不一樣,有些可能是提供3天半日課,有些是5天全日課,這些通通都會跟家長開IEP會議,而且所有服務都會寫在IEP上。

IEP 是一份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家長請記住第一份IEP最重要,千期不要輕易簽下同意書。如果不認同,家長是有權利 reject 拒絕那計劃,學校亦有需要回覆家長。雖則 IDEA沒有寫明每一個程序是要多少天,但每一個州的法例就不同,各州有各自的timeline。

e.g
這是麻州的timeline flow chart:

按一下以存取 IEP-TIMELINE-FLOW-CHART.pdf

麻州的資訊: http://www.clcm.org/Special_Education_in_MA_Feb2013.pdf

為什麼說第一份最重要?因為從來只有看到學校想減服務,很少機會見學校會不停加服務。當一年過去,學校想減你小孩的服務,而家長亦覺得不同意,你reject 新的IEP 的同時,學校則會跟回上一年IEP的服務給小孩。所以,第一份真的很重要!

IEP已經夠開另一文章,有機會再跟大家說IEP怎樣看。

就回 EI轉介到公校,有一樣特別的是每個小孩的生日月份都不同,如果合資格有IEP的,則會在3歲生日後可即入學。例如說小孩1月生日,那EI大概9月就幫你做轉介,公校應該1月前就做好評估和與家長開會說結果,如合資格,家長簽好IEP,小孩1月生日後足3歲就插班入公校了。

但問題就來了,如果公校最後說不合資格,那小孩1月足3歲就會沒有EI服務, 同時私校preschool 已開學,不是每間都收插班,如不收插班,你就要等到9月份才入學。加上私校preschool 大多數是以先到先得報名,通常是入學前一年的1月份開始報名,即小孩約2歲左右就要報名。所以,家長應自我衡量小孩能力,如果小孩比同齡的發展還差很多,那不用擔心,公校應該十拿九穩。如果小孩剛剛在線上線下,家長就可能要多想,或許要提早安排多一條後路給自己,免得小朋友1月到9月什麼都沒有了。

無論如何,最重要的是趁早幫孩子的服務,現在有IFSP或IEP,不等於永遠的標籤。

FAQ

Q: 怎樣申請EI? EI 需要醫生證明或轉介嗎?

A: 當然兒科家庭醫生可以幫忙轉介。但事實上,你在你州找到EI的機構,直接打電話跟他們預約都可以,不需要任何醫生轉介,不需要任何診斷報告。很多家長以為要等醫生安排而錯過了很多時間。

Q: EI 要錢嗎?

A: 因為IDEA part C的關係,據我所知,應該是聯邦政府給錢給EI 機構去提供服務和支援的。他們有可能問你拿保險的資料,但不會要家長付錢。

Q:懷疑小孩發展慢,美國有什麼醫生可以作評估?

A: 雖然學校會與小孩作評估,亦可能是心理學家進行評估,但一個醫學診斷報告 (diagnosis report) 都是要看醫生的。在美國,是分得很仔細。通常一定先看developmental pediatrician 或 neurologist 或 psychologist去作詳細全面評估。

Q: Developmental pediatrician vs neurologist?

A: 我個人偏向developmental pediatrician, 因為我覺得他們專門看小孩,比較清楚年紀這麼少的小孩的能力和行為。但這有兩者的介紹:

Developmental pediatrician: 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family-life/health-management/pediatric-specialists/Pages/What-is-a-Developmental-Behavioral-Pediatrician.aspx

Child Neurologist: 除非在兒童醫院做的應該比較多兒童病人的經驗
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family-life/health-management/pediatric-specialists/Pages/What-is-a-Child-Neurologist.aspx

Q:如何找醫生?

A: 去這個網站,可以搜出在你家附近的醫生資料。
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tips-tools/find-pediatrician/Pages/Pediatrician-Referral-Service.aspx

Q: EI 評估小孩會不會入檔?

A: 很多家長怕孩子被標籤,其實EI的評估也不是全面評估,他們沒有權可以診斷孩子,而且EI的評估不會入檔案。

Q: 應該多少歲數要考慮去看醫生?

A: 我會說發現越早,就越早去看,才不會錯過治療黃金期。因為就算是美國,排隊看這些專科醫生快則3個月,慢則可以是長達15個月之久。

這個網站有寫了不同年齡階段的小孩在不同範疇發展上,小孩能做到什麼。
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ages-stages/Pages/default.aspx

Q: 學校評估和醫生評估一樣嗎?

A: 他們針對的有不一樣的範籌。醫生會是全面性的評估。學校通常就學生會否因應他的殘疾影響他在課堂上學習為主。例如一個小孩感統比較差,容易分心,情緒化,應該進行感統訓練。但該小孩在課堂上沒有影響其他別人,影響老師上課,所以學校有機會在這方面不給予任何訓練。學校只重視小朋友能否坐定聽課,手能否寫字,腳能否跑,跳和步行樓梯而已。

Q: 究竟要不要看言語治療 (SLP), 職業治療 (OT), 物理治療 (PT)那些醫生?

A: 這就是看家長。 有家長想清楚了解自己小孩的能力,所以會去看這些專科做全面評估。有家長會因為EI 或 IEP提供的服務不夠,想得到專業人士寫的報告和建議,然後和學校爭取合理的服務給小孩。還有,就是學校提供的永遠不夠,那時候,家長不只是為了評估和報告,而是額外的1:1私人訓練。

Q: 那孩子接受IEP教育後,對孩子的學業會受到影響嗎?

A: 有學習特殊需要就會有IEP (個人學習計劃), 這是幫小朋友學習。是學校給予什麼支援去讓小孩學習得更好。絕對不會影響小孩學業。

#EI #EarlyIntervention #IFSP #IEP #早期教育 #早期介入 #早期干預 #SLP #OT #PT #IDEA